Applying ACT Principles to Enhance Value-based Education
By Ember Vale
- One minute read - 40 words什麼是價值導向教育?
價值導向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為中心的學習方法。這類教育強調,當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價值時,他們將會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投入和動機。這不僅促進了學習的深度,還幫助學生在個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定。
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(ACT) 的介入
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(接受與承諾療法,簡稱 ACT)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,旨在促進心理靈活性。這種療法的核心在於幫助個體接受自己的情感和思想,並基於個人價值觀做出承諾的行動。這裡有幾個 ACT 的主要原則,可以應用於價值導向教育中:
1. 接納與開放
ACT 鼓勵學生接納自己的情感和思想,無論這些感受是正面還是負面。在教育過程中,教師可以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,讓學生自由表達他們的感受,這樣他們就能學會如何面對壓力和焦慮。
實例:
在班級討論中,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分享他們最近遇到的挑戰,並引導他們進行反思,而不是試圖去避免這些困難。通過分享,學生會感到彼此的支持,進而增強彼此的聯繫。
2. 確定個人價值觀
幫助學生明白自己的價值觀是 ACT 的另一關鍵部分。當學生能夠識別出自己重視的事物時,他們更有動力去追求與這些價值觀相符的目標。
實例:
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價值觀澄清的活動,例如使用問卷或小組討論,以幫助他們識別哪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,比如家庭、友誼、學習或健康。
3. 承諾與行動
一旦學生確定了自己的價值觀,接下來就是制定行動計畫。這涉及到承諾採取具體的行動,以追求那些與自己價值觀相符的目標。
實例:
將學生分成小組,讓他們制定一個具體的計畫,針對各自的核心價值觀,並計劃未來一個學期要達到的具體目標。例如,一位學生的價值觀可能是「幫助他人」,那麼他可能會設定一個目標,主動參加社區服務活動。
結論
透過在教育中實施 ACT 原則,學生能夠在心智上承擔更多責任,並建立與自身價值觀一致的行動習慣。這不僅能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,還能幫助他們在面對生活挑戰時更加堅韌不拔。當然,這樣的變化並不會一蹴而就,但透過持續的支持和引導,教師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業成就。
希望大家能通過 ACT 的原則,幫助學生探索自己的價值,並在生活中勇敢地實現這些價值。